人像雕塑制作介紹
著名語言學家丁聲樹由博仟雕塑公司創作,運用青銅鑄銅雕塑加工而成,得到語言所高度好評。
青銅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,在純銅(紫銅)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,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,與純銅(紫銅)相比,青銅強度高且熔點低(25%的錫冶煉青銅,熔點就會降低到800℃。純銅(紫銅)的熔點為1083℃)。
青銅鑄造性好,耐磨且化學性質穩定。青銅發明后,立刻盛行起來,從此人類歷史也就進入新的階段-青銅時代。 青銅雕塑具有熔點低、硬度大、可塑性強、耐磨、耐腐蝕、色澤光亮等特點,適用于鑄造各種器具、機械零件、軸承、齒輪等。
青銅器的類別有食器、酒器、水器、樂器、兵器、車馬器、農器與工具、貨幣、璽印與符節、度量衡器、銅鏡、雜器十二大類,其下又可細分為若干小類。
其中食器、酒器、水器、樂器、兵器,這五類是最主要的、最基本的。 這也是為何現在在選擇長久的雕塑材質時都會考慮青銅材質,就是因為它經歷了時間的考驗。 青銅又叫做錫青銅,錫青銅除了含有3%~14%錫,此外還常常加入磷、鋅、鉛等元素。是人類應用最早的合金,至今已有約4000年的使用歷史。
人像雕塑制作背景
丁聲樹(1909—1989),號梧梓,河南省鄧縣(今鄧州市)人。1926年從位于南陽的河南省立第五中學畢業,考入北京大學預科,1928年升入本科中國文學系學習,1932年畢業。畢業后由北京大學教授推薦進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。
曾先后擔任助理員、編輯員、副研究員、專任研究員。1944年至1948年赴美國進行學術考察,兼任美國哈佛大學遠東語言部研究員、耶魯大學語言部研究員。1950年后,一直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(1977年5月后改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)工作。
擔任一級研究員、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。在語言研究所曾擔任學術委員會委員、副主任委員,方言研究組組長(文革后改稱為方言研究室主任),《中國語文》雜志總編輯,詞典編輯室主任、《現代漢語詞典》主編等職務,還擔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。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,曾擔任語言研究所黨委副書記。
1959年當選為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,1964年、1978年先后當選為第三屆和第五屆全國人大代表,1984年當選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。丁先生是一名優秀黨員,1983年4月,中國社會科學院黨委召開全院黨員大會,表彰了他的先進事跡,譽之為“從愛國主義走向共產主義的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”。
丁聲樹先生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,在語言學領域努力探索,深入鉆研,以見識過人、學問淵博、治學謹嚴著稱,在訓詁、音韻、方言、語法、詞典編纂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,這幾乎是涵蓋了語言學領域各門學科,并且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,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學術大師。
在訓詁學方面,1934年丁先生完成第一篇兩萬多字的題為《釋否定詞“弗”“不”》學術論文,資料豐富,見解精辟,極具創造性,發表后引起了學術界震動,他也因此一舉成名,當時還不過25歲。1936年丁先生發表的《詩經“式”字說》一文,以大量確鑿材料對《詩經》中“式”的用法做出精當解釋,獲得了當時學術界權威人士胡適的高度贊揚,寫信贊譽他“真是巨眼,真是讀書得間,佩服佩服!”
1938年后還發表《詩卷耳芣苢“采采”說》《論詩經中的“何”“曷”“胡”》《“何當”解》《“早晚”與“何當”》等論文,對古代漢語字詞的研究慧眼獨具,對前人的解說多有補充和糾正,學術貢獻顯著,使得他在訓詁學領域占有重要地位。
博仟雕塑廠擁有4000平米專業雕塑廠房,精湛的雕塑制作工藝,4A級的雕塑設計團隊為您服務任何雕塑形式,眾多國內著名雕塑家為您專屬定制。